用创意激发艺术灵感 用艺术提高生活品质
国际备受瞩目的前卫艺术家组合文敬媛与全浚皓新展“气象站”近日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揭幕,以后人类视角探讨气候变化议题。
采访/撰文 :张宗希
编辑 :祝琳
新媒体视觉 :Andy
图片提供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
“气象站”展览现场照,文敬媛&全浚皓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4
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社会而艺术?恐怕并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或者说,这也正是艺术的迷人之处。正如国际艺术家组合文敬媛与全浚皓(MOON Kyungwon & JEON Joonho)对此的质疑:“艺术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艺术?”而这也成为他们的创作起点,两位自2009年起便以双人组合的身份,开始探索艺术在人类面对的多种挑战和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作品涉及人工智能、影像、装置、绘画等多种媒介和科技,将主题式叙事融入多感官空间体验。
由此,我们得以在此次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的展览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播放着不同地点与时间的碳排放数据的LED屏幕,巨幕里人工智能生成的地球变化的影像、地面的石头雕塑与行走的四足机器人Spot、红色背景光下滚动的百叶窗,由回收的塑料椅子相连而成的环形会议平台,一明一暗闪烁的灯光里播放着一个人在无垠的海洋中依赖救援船奋力求生的故事,仿佛其中的闪电延伸到现实空间……
作为文敬媛与全浚皓的新展,“气象站”是他们从首尔到北京的系列跨学科合作研究和艺术实践,展览从后人类的视角,审视了日益严峻的气候议题,试图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类、非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火》《乌有乡消息》和《移动广场》等项目,均出现在本次展览上。
文敬媛&全浚皓,生火
石头雕塑,彩色影像,灯光 , 声音和动态百叶窗
2022-24
文敬媛&全浚皓,乌有乡消息:日蚀
彩色有声视频,DMS 控制灯光,铝制结构,17分钟
2022-24
文敬媛&全浚皓,移动广场
混合媒介, 回收塑料,不锈钢
8350 x 8350 x 1100 mm,2022-24
打破艺术的舒适区,把触角伸向更广阔的跨学科领域,是文敬媛与全浚皓的工作方法,《移动广场》即是一个体现:一个集体讨论与创意合作的参与式平台,面向所有人开放,以期待更多对话。这也许也代表着艺术家拥抱世界的开放态度:在个人属地之外,更多的观点需要被看见。
在展览现场,文敬媛与全浚皓还联合Workroom工作室共同创作了一份碳日历,对全球多个城市的开放数据进行重新解读,正如在专访中艺术家所述:气候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领域或仅仅体现在碳排放上的问题,它也关乎经济和政治领域;他们也在计划用更直观和具有体验性的方式,比如通过可以看到碳排放量的眼镜装置,来提醒人们对当下处境的关注。
作为两位在北京的首秀,请介绍下“气象站”为北京版本进行了哪些调整和更新?
文敬媛&全浚皓:我们在2022年与首尔的善宰艺术中心合作进行了“首尔气象站”,北京展览根据798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的场馆进行了调整和更新。比如《生火》这件作品,从技术层面上,其中机器人的角色是具有实时监测数据功能的,这个功能这次变得更加精确了。
另外,这次在中国展出《移动广场》这件作品,我们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平台,来和中国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气候、社会、经济、未来的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
与工业设计工作室BKID合作的《乌有乡消息:自由村》(2021)呈现的《超级肺和超级面罩》(2021),以及与在东京的设计工程公司Takram合作开发的《Shenu:Hydrolemic System》(2022)的人造器官,是否出于对某种社会现实的回应?
文敬媛&全浚皓:我们跟其他机构合作,一般会向对方提供我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包括我们以及对方当时所面临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不过《超级肺和超级面罩》,是在疫情之前我们作品中的一个道具,因为当时我们想到人类的局限性,比如人类的肺部功能跟鸟类相比,是有缺陷的,基于这个想法创作了这套模拟鸟类(其肺活量比人类低)呼吸系统的人造器官。疫情来临后,这种艺术性的想象获得了更多人的共识。这是与工业设计机构合作开发的一种结果,其实也是想借用未来的人工智能或者未来的一个视角,去审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反省我们当前的状况,这是我们创作的一个初衷。
“气象站”展览现场照,文敬媛&全浚皓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4
自2012年以来,两位与设计、科学等多个领域专家紧密合作,为未来极端气候条件和世界末日背景下人类生存设想解决方案,可否分享下这十余年来,你们觉得人们的关注点有哪些变化吗?
文敬媛&全浚皓:关注点的变化是受整个环境变化影响的,其中有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经济上的雷曼兄弟事件,整个东亚经济也受到影响;另一个是前几年全球的疫情,人们的想法也开始发生变化,会有一个怀疑:我们当前的生活是可持续的吗?如果我们面临更大的疾病或者更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还是当前的面貌吗?或者说,我们追求的价值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基于这些事件,人们的关注点与社会现实是相互发生变化的。
“气象站”展览现场照,文敬媛&全浚皓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4
两位与Workroom工作室共同创作的碳日历,除了展览之外,如何让其有更多社会影响?
文敬媛&全浚皓:碳排放问题不仅仅关乎气候或全球变暖,其实涉及到整个经济以及政治领域,比如碳税,在发展中国家,会加重其经济上的负担,或者有些国家可能会将碳排放用作政治用途。
我们现在正在进一步策划,计划制造一个碳观察镜,类似于眼镜的装置。因为二氧化碳没有颜色,看不到摸不着,所以很多人觉得二氧化碳在我们周边是不存在的,如果可以通过一个装置看见它,人们对它的感受会不会提升呢?无论小学生或成年人,都可以在家像叠纸一样轻松做出来(这个装置);我们也考虑跟邮局合作,申请在邮局免费发放,这样在小区内人们就可以带着这个眼镜看到周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升人们对此的关注,同时也可以对抗那些想利用碳排放数据进行垄断的企业。
文敬媛&全浚皓,碳日历
平面设计LED装置,多种尺寸,2022
《I-City/We-City》(2022)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城市模型,由水上泡泡城市组成,通过不断的分散和合并,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是否可以理解为一个当代或者说未来版本的“欢乐宫殿”?
文敬媛&全浚皓:这个想法是在2011年形成的,当时我们考虑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地球被海水淹没会怎么样?出于这样的想象开始了《I-City/We-City》。每一个泡泡城市都具有单独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社区。12年过去了,期间我们目睹或经历了一些地区或国家被海水淹没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现状,比当时的艺术想象来得更早,这成了现实,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它不仅仅是有趣的问题。
除了综合的大型作品外,展厅里也有一些纸面混合媒介作品,在展览结构上是如何考虑的?
文敬媛&全浚皓:整个展览是一种沉浸式的装置,作品不仅是观众去观察的对象,也是可以亲自参与的,包括声音或灯光照明,或是机器人的表演,还有窗帘的开启与关闭得动作。各个作品是互相联动的,绘画作品包含了我们的运行足迹,展现的是我们之前跟其他机构进行合作的一系列过程。
文敬媛&全浚皓,运行足迹
墙纸印刷图像,14,470(w)x3,160(h) mm,2022
作为一个艺术组合,两位自2009年开始合作,可否分享下两位具体的合作,各自会有哪些侧重?
文敬媛&全浚皓:我们的合作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或明确的角色,我们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去寻找创意,在有了一个创作的想法之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采用什么样的媒介,这些都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商讨决定的。
除了合作之外,两位也会单独创作作品,艺术组合的经验与作为个体艺术家的创作,会有什么区别和互相的启发?
文敬媛&全浚皓:两个人一起共事、一起去做创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说在某个领域,某个人想自己尝试一下的话,也会各自去尝试。两个人一起合作,必定会产生相应的协同效应,但如果没有单独的个人创作,都是两个人一起合作的话,也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合作的过程当中有一些缺失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的创作去填补它。而合作时,我们则可以从第三者或者对方的视角去客观地看整个创作的过程,所以各有利弊,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推进或避免。
在对艺术行业保持质疑(相对小范围的影响力)的同时,如何看待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调查研究的边界问题?
文敬媛&全浚皓:在当今社会,很多领域都以专业之名,将事物区分开,比如艺术、科学、音乐、舞蹈等,然后在这个区分的圈子里会形成权力的集中或者缺乏沟通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消除这些界限,去实现一个更多样化、更融合状态的艺术生态。像《移动广场》的创作初衷,便是试图消除艺术跟其他科学的边界。
“气象站”展览现场照,文敬媛&全浚皓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4
可否分享一下比较喜欢或欣赏的艺术家?
文敬媛&全浚皓:我想补充的是,就针对某一个作品的喜欢与否这样的观点,我们俩的判断是非常相似的。这次来到中国了,我选两位中国的艺术家的作品,徐冰的文字装置,以及方力钧的绘画作品,他用非常模糊的方式刻画了河里游泳的人的形象。
可否分享下接下来的项目计划?
文敬媛&全浚皓:我们目前在策划拍摄一个长篇电影,计划是明年4月份开拍,这是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
气象站(Weather Station)
文敬媛 & 全浚皓
⏰ 2024年5月31日 - 2025年2月9日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