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激发艺术灵感 用艺术提高生活品质
与各领域专家和相关人士深入讨论,共享知识信息的谈话类项目。
在科技将未来视为需要危机预防和干涉的同时,具身的经验是否能为我们提供另类的智慧观照?作为一种“反客为主”,身体的视角是否能开启不一样的生态意识? 本次对话将在医学、建筑和艺术的领域中展开。“气”不仅是反映了东方生命哲学观的中医领域的重要概念,也指涉了来自“大气建筑学”中对建筑与环境的新的话语。而“栖”则代表了从人工建造到自然介入的不同路径。
14岁以上
140分钟
注意事项
-本活动将按申请的先后顺序接受预约,人数达到上限预约功能将会提前关闭。
-本活动在开放空间进行,非指定座位。
-本活动是团体项目,请务必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内到达现场并签到入座。
以人工智能为贯穿议题的技术发展早已激发了认知和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领域内关于非人类生命体/智能体的交叉研究,不仅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等有机体,更包括数据、信息、代码和程序等构成的数字存在。万物有灵在当下的生态大时代中已不仅仅代表了古老的自然和宗教观,而是一种提示,面对不可遏制的技术涌现,与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环境共同缔造的演化系统时,人类应该如何重新认识自身、生命和世界。
在这一场对话和分享中,我们将跟随脑科学、虚拟现实领域和科技哲学领域的专家进入最当下的研究与设想,分享他们如何看待人类与非人类智能共同演化的未来。
主持人:
杨光宇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艺术总监
嘉宾:
葛鉴桥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讲师 博古睿学者
刘永谋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俞同舟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负责人
自2012年开始,文敬媛和全浚皓与设计、科学和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合作,构思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和假想的后末日世界里人类未来的可能性,探索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在《气象站》展览中,他们呈现了《移动广场》这一参与式对话平台,希望能继续激发本土参与和创意协作,促进关于气候、社会和另类未来的多元行动。
自10月起的展期内,来自气象学、人工智能、哲学、科幻、设计等多领域的专家将被邀请和观众一起,共同围坐于《移动广场》的平台上,展开一系列对话。
嘉宾:
龙星如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
刘骁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
景斯阳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危机与生态设计方向召集人
2024.10.26
[近与远-人机共存的现在和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段伟文、北京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姚燕安、CirQ科技公司创始人毕曼·利亚纳、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常锋机器人创新工作室高级工程师常锋共同探讨人机共存的现状与影响人机交互的设计。
20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