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激发艺术灵感 用艺术提高生活品质
进入艺术家组合文敬媛与全浚皓(MOON Kyungwon & JEON Joonho)的展览《气象站》现场,观众的感知立刻被两种变幻着的光线所干扰。一种闪电般骤然明灭的白光来自展厅尽头,其光源是一组日光灯管,固定在临时通道般的网格状金属框架上,将观众引向一块大屏幕。另一种不详的红光则来自展厅左侧的窗户。这一排连续的窗口被办公室常见的白色百叶帘所遮蔽,随着百叶帘整齐划一地、缓缓地自动升起,展厅被笼罩在末日火光般的气氛里。
耳边,一个AI男声以无感情的语气陈述着目光短浅的人类的斑斑劣迹,追随声音,走进一扇黑色的门,观众将目睹“波士顿动力” 那个著名的机器人Spot与一块石头的对话。
《气象站》展览现场照,文敬媛&全浚皓,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4
展览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位于二楼的展厅进行。与该机构以往的展览相似,《气象站》整体呈现出一种科研成果展的气质。入口处的介绍影片中,两位艺术家与黄色的机器人Spot出现在首尔街头,与行人交流互动,像是一部有着乐观态度的宣传片。然而,没有人能够在2024年以乐观的态度谈论气候话题。展览题目和展厅氛围向我们提示着更多等待被挖掘的信息。
《气象站》展览现场照,文敬媛&全浚皓,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4
来自韩国的文敬媛与全浚皓是当下国际上备受瞩目的艺术家组合,自2009年起,他们以毫不回避的艺术家身份审视人类社会挑战。隐藏在其丰富作品背后的动机,可以用他们在接受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采访时所提出的一个问题来概括,即:人类末日之时,艺术与世界如何相连?在过往创作中,两人经常利用科幻故事外壳,把人类社会推演至毁灭边缘——无论其主因是政治经济冲突或技术过度发展,并在此极端情境下尝试激发人们对当下现实的反思。此次在北京的展览是其“首尔气象站”实践的延续,呈现了与当下气候议题相关的数件作品。
文敬媛&全浚皓,《乌有乡消息:日蚀》,彩色有声视频,DMS 控制灯光,铝制结构,17分钟,2022-2024
那一组日光灯管下的影像作品《乌有乡消息:日蚀》(News from Nowhere: ECLIPSE)以一个循环结构,讲述了人类最后一个幸存者在茫茫大海上寻找希望、陷入绝望又重新振作的故事,影片中的细节线索暗示,这个使观众充分共情的主人公很有可能只是一个游戏人物。这部作品不仅像是一部关于个体生存意志的寓言,似乎也回应了两位艺术家对于“艺术何为”的拷问:如果那名蓬头垢面的主人公是一名艺术家,他似乎正在经历不假思索地创作、陷入瓶颈、自我怀疑、再度找到方向的过程。《乌有乡消息》是该组合的一个长期项目,如同一部关注不同问题的故事集,向当下人类社会的薄弱环节发起致命攻击。
文敬媛&全浚皓,《生火》,石头雕塑,彩色影像,灯光 , 声音和动态百叶窗,2022-2024
《乌有乡消息:日蚀》中所展现出来的求生意志,也让人想起人类对技术进步的无限渴求,而正是原本助人生存的技术发展,最终将人类置于困境。这一矛盾也体现在作品《生火》中。《生火》(To Build a Fire)题目来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907年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述了拥有多种工具和知识的拓荒淘金者死于荒野,而同行的狗靠直觉生存下来的故事。文敬媛与全浚皓在一个世纪之后以全新的技术媒介回应了小说家对人类盲目依赖理性的警示。
展厅里,机器人Spot与石头依然存在并可以相互对话,而人已缺席。同时,大屏幕上展示着人类无法理解的数据和图形,而百叶窗下,红光不受控制地涌进大厅,这些感知体验都加剧了观众的不安全感,动摇了人类作为自诩的优势物种的地位。
文敬媛&全浚皓,《生火》,石头雕塑,彩色影像,灯光 , 声音和动态百叶窗,2022-2024
展厅中间的作品《移动广场》(Mobile Agora)则呈现出一种更积极的态度。题目中的“广场”(Agora)指的是古希腊城邦中市民集会、礼拜的场所,是催生对话的重要社会机构,而作品主体——两圈呈环形排列的回收塑料座椅,则令人想起古罗马元老院的议事形式。《移动广场》不仅仅是一个装置,也是文敬媛与全浚皓发起的跨学科讨论和协作平台,他们曾邀请科学家,技术专家、哲学家、教育家等共同构思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解决方案。
样式不同的座椅,既像是灾难之下人们总从各处抢救拼凑而来的,又似乎暗指参与者所代表的不同背景。座位上虽无一人,却呈现出一种全人类共同努力的团结意识和紧迫感。“广场”右侧的墙面上,以充满细节的漫画式画面呈现了过往的跨学科合作成果,包括人造呼吸系统,供水器官和漂浮的泡泡城市。
文敬媛&全浚皓,《移动广场》,混合媒介, 回收塑料,不锈钢,8,350 x 8,350 x 1,100 mm,2022-2024
展厅中悬挂的几个日历呈现着全球各个城市公开的空气碳含量监测数据,同时依据这一数据给出了该城市在历史发展上的位置,可以看到有的城市已经过度消耗未来,有的城市尚在过去。而最为令人玩味的事实似乎是:无论用多么直观的方式加以呈现,人类面对困境的紧迫感,似乎难以战胜享受当下的贪婪需求。
文敬媛与全浚皓通过虚构的未来引发的正是对当下现实的关注,置身于末日般的展览现场,我们再一次思考气候挑战背景下艺术的意义,以及艺术与技术如何协助应对。
文敬媛&全浚皓,《碳日历》,平面设计LED装置,多种尺寸,2022
两位是从何时开始关注气候问题并将之纳入创作主题的?
自2009年起,我们投身于一项名为《乌有乡消息》的跨学科协作项目,致力于深入探索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追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的生活能否得以维系?人类的价值观又将如何演绎与变迁?即便在看似绝望的境遇中,夕阳是否依旧美丽?这一项目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引领我们走向人类难以生存的假想未来世界。在这个虚构的场景中,我们设想自己将如何摄取食物、穿戴衣物、寻觅居所,以此反思和审视当前的生活状态与方式。这正是我们构建极端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初衷——为了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与命运。
《日蚀》中的主人公表现出了无休止的生存意愿,仿佛技术版的西西弗斯神话,似乎在说,生活之无意义并不能损害人的生存意愿。这反映了你们对生命或人生的看法吗?我们如何在气候挑战的背景下理解人类的生存欲望?将主人公设定为一个虚拟人物的用意何在呢?
人类是一种健忘的生物。这一点在充斥着错误与重复的历史长河中尤为突出。正因如此,这部作品与西西弗斯的神话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它细致描绘了人类对于自由意志的渴望与不懈的斗争。这一强烈的幻象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游移,仿佛一场永恒的舞蹈。
在闪烁不定的灯光交织而成的网格结构中,屏幕上的主人公如同困兽,在茫茫大海上,仅凭一艘救生艇,艰难地维持着岌岌可危的生命,为了生存而奋力拼搏。尽管他不知晓是谁,也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将他置于这样的境地,但在这有限的、被解构的虚拟世界里,他坚信这就是他的现实。精神和肉体被无情地支配,陷入悲剧境地的主人公,内心深处渴望着从这束缚他的世界中解脱出来,继续为自由而战。正是通过他的故事,我们窥见了人类摆脱束缚和界限的渴望,以及对自由的深切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在绝望的瞬间,人类依然紧握着那一线希望的顽强意志。
文敬媛与全浚皓,《乌有乡消息:日蚀》,彩色有声视频,DMS 控制灯光,铝制结构,17分钟,2022-2024
接着上一个问题,如果把《日蚀》中的主人公看作整个人类族群的象征,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人类即便知道自己正在发展中自掘坟墓,却仍然有着控制不住发展下去的愿望?
人类对进步与创新的渴望是难以抗拒的。技术进步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尽管我们深知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可能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渴望促使我们勇往直前。技术革新不仅开拓了新的可能性,更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因此,尽管未来可能充满挑战,但人类对进步与创新的追求将永不停歇。
在一个艺术项目里,两位有时不满足于仅仅是设想一种技术产品的概念,而是与专家团队合作,真正地设计出这种技术产品及其细节。为什么这样做?
实际的努力和坚定的意志,无论其最终成果是否被称作作品,它们所赋予的,是通过塑造真实世界而获得的深刻经验与非凡成就,这与仅仅停留在脑海中的想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为什么应该给出一部分技术资源用于艺术实践?
社会之所以将技术资源分配给艺术实践,其背后有多重深刻的原因。艺术不仅赋予人们无限的创造力,还成为情感沟通的桥梁,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密连接,加深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当技术资源被投入艺术领域,艺术家们便能够借此创作出更具想象力与突破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社会的精神生活,更在无形中推动了社会的融合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因此,对艺术领域的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和制度保障都显得尤为重要。
文敬媛&全浚皓,《运行足迹》 ,墙纸印刷图像,14,470(w)x3,160(h) mm,2022
两位作为艺术家如何与技术专家合作?两位会根据当下技术现状构思作品吗?抑或先构思好作品之后,再请专家来解决技术难题呢?
我们向合作伙伴提出了详尽且富有深度的探索任务,聚焦于一系列关乎人类生存与适应的实质性问题。我们共同探讨,在洪水淹没土地的世界中,人类将如何寻找立足之地;在空气稀薄的环境中,人类将如何维持呼吸;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境下,人类又将如何确保生存之水的获取。这些问题不仅引导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生存条件的极限,更激发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反思,唤醒我们内心对共存与和谐价值的珍视与追求。
两位会随时密切关注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吗?
技术能否取代艺术?倘若这一设想成真,我们需要关注艺术家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人类超越人类中心视角是可能的吗?技术如何帮助人类获得这种视角呢?
当然不可能。即便有技术的助力来挑战非人类中心视角,那也只是对多样性信息的综合整理和视角范围的象征性拓宽。我们的《气象站》项目并非旨在追求一个完全非人类的视角,而是通过其独特的态度和深刻的意图,赋予象征意义,进而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所存在的状态。
文敬媛&全浚皓,《生火》,石头雕塑,彩色影像,灯光 , 声音和动态百叶窗,2022-2024
展厅中环境灯光、声音有很高的要求,这些如何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光与声,是《气象站》呈现中的戏剧性转变因素,光与声音在《气象站》中呈现着戏剧性转变的要素, 它旨在唤醒人们对存在的认识。
《移动广场》(Mobile Agora)中涉及的诸多技术,基本上都是作为末日解决方案出现的。总体上,两位对人类未来持乐观态度吗?对于技术拯救人类,持乐观态度吗?
最终,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和信赖始终是人类本身。技术,不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至于未来,或许它并非总是光明,但我们坚信,即便在阴霾笼罩的悲观时刻,人类依然怀揣着希望的火种。困境中的人类,不会丧失信念与渴望,正是这些赋予了生命深刻的意义。我们勇于面对变革,拥抱未知的可能性,并因此凝聚成一股团结向前的力量。所以,拯救我们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份永不消逝的关怀与同情,那份对人类同胞深深的情感纽带。
文敬媛与全浚皓,《移动广场》,混合媒介, 回收塑料,不锈钢,8350 x 8350 x 1100 mm,2022
两位的亚洲背景和国际经验在创作中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认为这源于对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敏锐观察,以及通过这一过程来塑造和确立自我身份的强烈意愿。
两位的创作会受到文学、电影或流行文化的影响吗?有什么两位喜欢的相关作品吗?
我们难以一一列举那些多样且丰富的文学、哲学和电影作品。这些作品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我的精神世界。我诚挚地推荐几部我深感震撼的作品:托尔斯泰的《复活》、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 汉娜·阿伦特的《反抗平庸之恶》、 让-保罗·萨特的《文字生涯》、 肯尼思·洛纳根执导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科恩兄弟执导的《无耻混蛋》以及查理·布鲁克导演的《黑镜》系列电视剧。
文敬媛 & 全浚皓《气象站》
展期:2024.05.31 - 2025.02.09
地点: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