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历届回顾 | 重温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历届公教活动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2023-03-18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每年会为观众奉上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获奖展,以及通过展览衍生出一系列公教活动,邀请观众参与丰富的艺术体验活动,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创新能量”的理念。此系列活动自2018以来,已经举办了五年,让我们回顾一下历次公教活动吧!

   社会流变:在法国战斗电影之外

2018年3月24日,基于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17获奖展《漂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名为《社会流变:在法国战斗电影之外》的公教活动,由宋轶、芬雷、李佳作为嘉宾,借助影像艺术的形式,一同探讨市场经济下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影响,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这个贯穿过去未来的宏大命题。

   极速人生

2018年4月7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年度第一场“Car&Talk”《极速人生》的公教活动,由著名赛车手杨曦与我们分享他职业生涯中的传奇故事,讲述他与赛车、速度之间的羁绊。

   建筑师与空间斗争

2018年4月22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围绕展览《漂流》,举办了名为《建筑师与空间斗争》的公教活动,活动邀请到了首届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创意能量”(Creativity)大奖获得者李佳与建筑师李巨川、建筑与艺术批评人王家浩、《艺术论坛》中文网市场总监张思锐三位嘉宾一起,探讨“建筑师”这一职业因领域囿困的“界限”。

   张悦然:阅读的旅程

2018年4月28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第一场“读书沙龙”(Reading Club)活动,名为《张悦然:阅读的旅程》。活动邀请到了与郭敬明、韩寒同时期的著名作家张悦然,与大众分享阅读和文字如何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维度思考人生、感受生活,并鼓励大家与她一起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进行主动而有效的阅读。

   作为未来材料的红茶菌

2018年5月12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携手中央美术学院,将生物科学与艺术灵感进行全新结合,举办了首场微生物艺术工作坊《作为未来材料的红茶菌》公教活动。本次活动中,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魏颖、艺术家徐维静带领参与者探索将“红茶菌”培养成为生物环保材料的过程。

   漂流的影像·跨域的思考

2018年5月20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围绕展览《漂流》,举办了名为《漂流的影像·跨域的思考》的公教活动,策展人李佳、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馆策展人兼制片人程睿、影展工作者徐筱筠和电影制片人王磊,分别从不同影像视角出发,解读流动社会中的点滴,为大家剖析他们眼中的生活与艺术,帮助大众更好地感受、理解艺术,并激发大众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遇见隐形邻居

2018年5月27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携手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微生物艺术工作坊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遇见隐形邻居》公教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魏颖、艺术家徐维静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韩静三位业内专家为大家介绍“微生物”这位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隐形邻居”,并引导大家针对微生物与人类自身的交互关系展开探讨。

   创造的演化

2018年6月23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微生物艺术工作坊系列活动的第三场《创造的演化》公教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的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兼策展人魏颖和Dogma lab联合创始人徐维静通过带领参与者探索微生物的奇妙世界,刷新了公众对环保理念的思考与重新认识。

   细读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与我们

2018年6月24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第二场“读书沙龙”(Reading Club)活动,名为《细读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与我们》。活动邀请到了华语流行歌坛顶尖作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作家姚谦先生与艺术史学者、作家、中央美术学院特聘讲师杨好女士,在现场畅谈当代视角下的文艺复兴大历史观。

   丹·罗斯加德:未来图景

2018年7月1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行了荷兰创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的精彩讲座。讲座以“未来图景”(Landscapes of the Future)为主题,艺术家阐述了他通过研究创新的互动技术和设计,探讨人、空间和科技之间的关系,运用设计、科技思考和创造最需要的新价值,来勾勒未来图景。他将艺术的想象和科学的事实相融合,呈现给观众全球化问题中的人文视角。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新媒体艺术

2018年7月7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通过对话+观众体验的形式,与艺术家的对话,从不同角度阐释多媒体艺术及新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作用,举办《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新媒体艺术》公教活动。本次活动对话来自韩国的 VH Award 获奖作者朴济成、张硕准,以他们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近期的一些作品,艺术家们以新媒体艺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了评判。

   流动的种子:个人行走与生态艺术的对话

2018年7月14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17获奖展《陆上行舟》,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名为《流动的种子:个人行走与生态艺术的对话》的公教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陆上行舟》的参展艺术家幸鑫、萨子以及艺术家郑波,在各自的创作与研究领域中进行对话。他们从自己的参展作品出发,探讨了人与自然,创作的做与不做,艺术介入的作用等方面。

   从流动彩虹到公共艺术教育

2018年8月4日,围绕展览《陆上行舟》,现代汽车文化中心邀请参展艺术家熊文韵举办了《从流动彩虹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中,艺术家熊文韵与观众分享“流动彩虹”的创作历程和她独特的艺术教育方法,让观众不仅能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而且可以亲身感受艺术创作的愉悦与魅力。

   朋友:邱志杰与AI的对话

2018年12月8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19年度主题“未来演化”,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朋友:邱志杰与AI的对话》公教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到了策展人邱志杰、龙星如,微软小冰资深产品经理陈琰及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作为此次的特别嘉宾,讲述关于未来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以及人工智能对于“人类”课题进一步的探究,通过人与AI的一场对话,讲述“未来演化”的故事。

   不息摆

2021年4月2日,围绕全球展《线悬世界》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不息摆 Endless pendulum》公教活动。本次活动由主讲人叶楠通过PPT和视频播放回顾了历史上世界电磁相关艺术的发展,介绍主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并根据《微风生命》作品的核心要素,以磁铁的互相作用力为基础,由现场观众根据艺术家示范制作一个不会停息的单摆,多个不息摆形成矩阵,最后形成一种使人晕眩的不会停息的摆动系统,为到场观众揭示“谐振与扰动”的主题概念。

   数学、火箭与太空旅行

2021年5月29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1获奖展《梦·碑·纪》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数学、火箭与太空旅行》公教活动。现场嘉宾王尤、姚博文、卡杜尔·切拉比通过对深空和未知区域的探索与追寻,将人类所从事的那些看似迥异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寻求太空梦想在数学、航天工程、艺术创作和精神想象领域所散发的不同光芒。

   空间技术与太空之梦

2021年7月7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1获奖展《梦·碑·纪》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空间技术与太空之梦》公教活动。现场嘉宾久保田晃弘、沈少民利用“太空艺术”探寻空间技术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

   后人类时代的宇宙观、主体性与具身性

2021年7月17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1获奖展《梦·碑·纪》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后人类时代的宇宙观、主体性与具身性》公教活动。策展人王尤主持,与嘉宾铁木尔·斯琴、琴嘎一同探讨在科技主导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对于那些处于边缘化和他者身份的族群、地域文化和性别,有何影响;他们的梦想、文化和信仰该怎样与现代社会相联结;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具身性怎样体现并发挥作用。

   太空时代的哲学思想与艺术

2021年7月21日,围绕展览《梦·碑·纪》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太空时代的哲学思想与艺术》公教活动。策展人王尤主持,与嘉宾安东·维多克勒、查尔斯.林赛、刘昕一同探讨了科幻题材的宏大架构,在哪些层面上展现了人类对太空的精神需求,以及人类思维的边界。

   神经锻炼场—交互的艺术

2021年10月31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1获奖展《坐标系·天空盒》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神经锻炼场—交互的艺术》公教活动。活动邀请到了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澜景科技创始人李林、锦鲤互动工作室创始人刘方以及王琳、叶梓涛作为嘉宾,一同探讨随着科技的发展让交互的成本逐步降低,观众对交互需求的品质逐步提高。赋予创新性、趣味性、科技性的交互式装置艺术以人机互动为宗旨,通过感应原理,加上了多种高新技术产品,为人们创造可以互动协作的产品,在交互中给予了人们新的认知感受。

   从阳台出发—想象技术、社会与未来生态

2022年6月24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获奖展《勇敢者的阳台—营养、材料与未来生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从阳台出发—想象技术、社会与未来生态》公教活动,由策展人邢丹作为主持人,与到场嘉宾建筑师金秋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艺术家梁绍基、邱宇一同探讨如何用一种全盘性的思考和技术的多样性解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问题,探讨社会与生态。

   勇敢者的姿态—探讨技术、生态与艺术实践

2022年7月22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获奖展《勇敢者的阳台—营养、材料与未来生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勇敢者的姿态—探讨技术、生态与艺术实践》公教活动。活动由策展人邢丹主持,与特邀嘉宾设计师蔡艺璇,艺术家龙盼、李思蔚、徐昊旻探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依赖地球生态,而地球生态也同样需要每一个生命个体维持运行,就像艺术来源于生活亦归于生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技术、生态与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

   物特币:理论与实践工作坊

2023年2月25日,围绕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获奖展《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物特币:理论与实践工作坊》公教活动。活动邀请到作品《苦特币》的艺术家塞萨尔·埃斯库德罗·安达卢兹和马丁·纳达尔为大家讲解比特币交易验证远离以及「物特币」的构思概念,并介绍了「物特币」矿工的硬件工作原理。这个结合了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的简易挖矿机有能力验证区块链上未决的交易,它大大减少了计算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历次公教活动都精彩纷呈,不仅为艺术爱好者扩展了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视角,同时也为到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启发。接下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还将围绕不同展览举办更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

预约
top